“每一顶风筝都蕴藏着独特的地域文化金融投资,每一次放飞都是对传统技艺的致敬与传承……”3月22日至23日,由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咸阳市秦都区委宣传部、咸阳市秦都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由咸阳市秦都区文化馆、咸阳秦都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由咸阳市群众艺术馆、咸阳市大秦风筝协会协办的“幸福咸阳 筝筝日上”首届全国室内非遗风筝放飞展演活动在秦都万达广场内精彩亮相,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大开眼界。
“第一次看室内风筝,感觉非常震撼。”市民许先生说。“与户外风筝相比,我觉得室内风筝更加赏心悦目。众多风筝传承人、放飞大师通过自己的表演,几乎赋予了风筝以生命,让它们不仅仅是展翅高飞,而且活灵活现,拥有了情感,与人互动。”周末两天均来此观看的田女士沉浸其中,意犹未尽。
展开剩余86%精彩绝伦,各色风筝共绘缤纷画卷
“听说要举办首届全国室内非遗风筝放飞展演活动,我的老师——今年83岁的微型风筝匠人孙军涛先生非常激动。躺在床上,用了三天时间,做了一个仅仅3克重的轻型风筝,特意让我带到现场,与大家交流。”杭州市风筝协会会长张云高,边说边向全国同行及市民游客介绍这一凝聚着绘画美和高超编轧工艺的“沙燕”风筝。
记者看到,秦都万达广场内,似乎成了风筝的海洋。来自河南开封、四川成都、天津、山西太原、广东广州、山东潍坊、辽宁沈阳等全国各地的20多位非遗风筝大师齐聚一堂,以纸鸢为媒介,在穹顶之下展示着传承千年的技艺,为市民们呈现精彩的“空中艺术盛宴”。
在静态展示区,近300件风筝作品,凭借着绚丽的色彩与精巧的造型,尽显传统工艺的魅力和手工匠人的精湛技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拍照。“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邢政老师的作品展示区。他的主要代表是青花瓷龙,无论是龙头,还是腰身,全部是手绘完成,这也是全国第一只青花瓷龙风筝……”活动现场,国家级风筝裁判员、陕西省民俗体育文化协会副主席、咸阳市大秦风筝协会会长苏长喜,化身讲解员,带领观众一一领略各地特色风筝的魅力。
艺术赋能,精彩演绎视觉盛宴
“人与风筝之间的默契与互动,让人不禁想起了太极‘天人合一’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在放飞区,观众小陈对室内风筝表演艺术家、来自中国台湾的叶登贵的表演赞不绝口。“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风筝还可以这样放飞,简直是超乎想象,又极具美感。”
现场,叶登贵手中被细线牵引的那只仅有黑白两色的风筝,不再是简单的飞行物,而仿佛成为叶登贵身体的一部分,与他一同呼吸,一同舞动。风筝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时而高飞,时而低旋,就像太极中的云手、白鹤亮翅等招式,充满了变化与美感。
“风筝风筝,有风才能飞。然而,室内风筝就是在无风的状态进行表演,无论是双线、四线控制,还是盘鹰,都需要有高超的技巧和控制力。”在全国乃至国际风筝界多次崭露头角的邢政表示,这种技艺不仅仅体现在风筝制作上要更为精巧,更体现在放飞的技巧上,让风筝在无风的情况下,不仅能飞,还要能配合音乐完成各种动作。
在展演区,来自内蒙古的李刚操控着双线特技风筝,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闪电般的轨迹。西安的李涛带来了动态风筝《大树与啄木鸟》,将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挂”上了天空。风筝上的蝴蝶、啄木鸟和兔子随着风势轻轻摆动,栩栩如生。咸阳姐妹宋艺娜、宋丽娜,则伴着《化蝶》的古曲翩翩起舞,她们手中丝线牵引的蝴蝶风筝与裙裾共舞,将梁祝的传说化作了一幅空中的诗画。
“室外放风筝,与气压、风力关系密切。比如,运动风筝,要靠拉力,给予风筝以速度,这样才能扶摇而上。室内放飞,则多是技巧与艺术的融合。”张云高表示,室内放飞,筝随音乐起,又随音乐落,是一场视觉上的享受。
此外,“苏家鹰”风筝制作技艺的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苏长喜带来的全羽毛仿真鹰风筝。在灯光的照耀下,金棕色的羽翼泛起金属光泽,盘旋在空中时更是引得观众阵阵惊呼:“这雄鹰简直太逼真了!”
“在娴熟的操控下,风筝或扶摇直上,或盘旋翱翔,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如,充满了艺术与力量感,让我充分领略到这项运动的独特魅力,这注定会成为我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画面。”河南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汴京宋氏风筝第六代传人宋长虹说。
深化交流,放飞的不仅仅是风筝
“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们从心底里感受到了从领导到志愿者的真诚与尊重,让我们对咸阳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高规格的活动必将为室内非遗风筝的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叶登贵表示,“衷心感谢”四个字已无法表达此刻的心情,只得有感而发另外四个字:“还想再来”。
活动期间,除室内的风筝展示、放飞外,在室外,市民和游客凭集赞,免费领取手绘风筝体验包,并在传承人和放飞大师的指导下,一起放飞风筝。活动现场的互动区成为孩子们的乐园,众多小朋友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画出了属于自己的手绘风筝。
此外,主办、承办方还组织各位传承人参观了咸阳博物院,夜游咸阳湖,品尝了咸阳特色美食汇通面、非遗美食biángbiáng面,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咸阳历史文化,感受自然风光,享受咸阳美食。
“全国其他地方有举办过非遗风筝展览的,有举办过风筝放飞比赛的,但是只有咸阳这次举办的活动,既有展又有演,二者兼而有之,并且还在演出中对每一位传承人现场采访,把他们制作风筝的特点特性讲给观众,充分传播非遗独特的匠心制造。”秦都区文化馆馆长赵艳妮表示,本次活动的举办,得到了全国各地风筝大师的鼎力支持,得到了秦都万达广场大力协助,更是在两天的集中展示、展演时间里赢得了市民和游客的好评。这也坚定了秦都在明年、后年接续办好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室内非遗风筝放飞展演活动的信心。
“近年来,我区将非遗保护传承作为弘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民族文化根脉的重要工作,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进广场、进社区、进商圈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了浓厚的非遗传承氛围。”秦都区副区长王晨曲表示,希望借助全国室内非遗风筝放飞展演活动的举办,在促进秦都区非遗项目“苏家鹰”风筝制作技艺与全国各地非遗风筝项目交流互动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传承非遗,让“筝筝日上”的古老非遗与现代生活紧密连接,绽放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秦毅)金融投资
发布于:陕西省